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(LASIK)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上皮细胞超微结构,特别是微绒毛的损伤,这是导致术后干眼、上皮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。因此尽快恢复角膜上皮结构和功能完整性,可以延长泪膜破裂时间,减轻术后的不适反应,减少感染机会,促进视力恢复。表皮生长因子(EGF)是最早确立结构的生长因子,相比于角膜基质,其受体EGFR更强烈表达于角膜上皮的深层细胞和角膜缘上皮细胞[1]。目前已有多项体内、体外研究证明了EGF能有效刺激角膜上皮生长,促进损伤的角膜上皮修复[2-7]。但角膜损伤后自身分泌的EGF对角膜上皮作用甚微,因此采用外源性生长因子——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(rhEGF)成为当前术后促进恢复的主要措施。为了评价rhEGF对减轻LASIK术后反应和促进上皮修复的作用,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。
一、资料与方法
1.1 试验对象选择标准:1)年龄18周岁以上 2)双眼LASIK术后患者 3)排除全身和其他眼部器质性病变
1.2 试验对象剔除标准:1)试验中发现不符合入选标准者 2)违反试验方案者 3)因用药所致不良反应中途退出者
1.3 试验制剂: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(rhEGF,商品名金因舒滴眼液,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),规格:5 000IU/ml 3ml/支,保存条件:4~25℃。
1.4 试验方法:同一名医生使用同一机器完成LASIK手术操作。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,进行平行对照。试验组(组I)采用rhEGF滴眼液qid×1月+(0.1%氟米龙滴眼液qid+0.3%氧氟沙星滴眼液qid)×10天,对照组(组II)采用(0.1%氟米龙滴眼液qid+0.3%氧氟沙星滴眼液qid)×10天。
1.5 试验观察:术后1天、1周、3周~1月、3月观察疼痛、畏光、异物感、眼干、角膜上皮点染(FL)、混合性充血、泪膜破裂时间(BUT)、Schirmer试验、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(Haze)等9项指标并评分。BUT和Schirmer按客观数值记录,其余项目均按有或无分别记为“+”、“-”(“-”标记为0,“+”标记为1)。术后1周开始每次复查时检查裸眼及矫正视力并记录矫正度数,观察Haze发生情况、患者耐受性及不良反应。
1.6 统计方法:Kruskal-Wallis检验、Crosstab检验和t检验(SPSS11.5软件),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Excel软件作图。
二、结果
1 一般情况 试验组共完成随访病例56眼/28人,其中男性12眼/6人,女性44眼/22人,平均年龄25.64±4.91岁,术前平均等效球镜-6.17±3.89D;对照组完成随访病例52眼/26人,男性10眼/5人,女性42眼/21人,平均年龄26.19±6.14岁,术前平均等效球镜-4.98±1.93D。两组间性别、年龄、术前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≥0.50,Crosstab检验)。术中无角膜瓣并发症发生。
2 术后治疗效果:
2.1 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(表1):术后视力恢复总体上对照组优于试验组;但各时间点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,Kruskal-Wallis Test)。治疗前后屈光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下一条:金因舒治疗眼表外伤的临床观察